道启鬼谷 风承邵雍 ——向罗生教授的纵横之策

首页    文章随笔    道启鬼谷 风承邵雍 ——向罗生教授的纵横之策

邵雍,字尧夫,号安乐先生、伊川翁等,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,是北宋理学宗师,太极书院的创办人,百源学派和北宋理学的创立人,通达象数、学识渊博,创立梅花心易一道,把难懂的《易经》和易理推算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,料事如神。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,有《皇极经世》六十卷、《观物内外篇》、《渔樵问对》、诗《击壤集》二十卷等。

 

 

根据后世整理的《梅花易数》一书记载:北宋皇祐四年壬辰岁十二月十七日(公元1052年1月9日)申时,康节先生偶观梅,见二雀争枝坠地。先生曰:“不动不占,不因事不占。今二雀争枝坠地,怪也。因占之,辰年五数,十二月十二数,十七日十七数,共三十四数。除四八三十二,得余二,属兑,为上卦;加申时九数,总得四十三数,五八除四十,零得三数,为离,作下卦。又上下总四十三数,以六除,六七除四十二,余一为动爻,是为泽火革。初爻变咸,互见乾巽。”

断之曰:“观此卦,明晚当有女子折花,园丁不知而逐之,女子失惊坠地,遂伤其股。右兑金为体,离火克之。互中巽木,复生起离火,则克体之卦气盛。兑为少女,因知少女被伤;而互中巽木,又逢乾金兑金克之,则巽木被伤,而巽为股,故有伤股之应。幸变为艮土,兑金得生,知女子但被伤,而不至凶危也。”

第二天晚上,果然有一名少女到邵雍观梅的梅园折花,园丁误以为有盗贼而大声恐吓。少女受惊吓坠地,并摔伤大腿骨。以上故事就是《梅花易数》中的经典案例《观梅占》。

 

 

传说,邵雍年青时,独处在山林之中,把《易经》糊在墙壁上,每天专心致志地研究,对于《易经》蕴含的道理了解的比较深刻了,但是还有很多困惑没有解决。一天邵雍正在午睡,忽然看见一只老鼠跑出来,邵雍顺手拿起所枕的瓦枕去打老鼠,结果老鼠没打到,反而把瓦枕打破了,露出了瓦枕中藏的字,拿起来一看,上面写着:“此枕按数推算,当于四月十四日见鼠而破。”邵雍极为惊讶,方知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定数的,有人可以推算出来。于是邵雍就去找卖枕头的人询问,卖枕头的人告诉他,在很久以前,一位老先生到这里来坐着休息,手里拿着《周易》,还在瓦枕上面写了字,看来邵雍瓦枕中的字就是那位老先生留下的。于是邵雍就和卖枕头的人到老先生家里去拜访,但不幸的是,当他们去的时候,老先生已经去世了。在临终之际,老先生留下遗言:“某年某月某时,将会有一个读书人要到咱们家来,你们可以把这本书交给他,他能完成我未竟的事业。” 老先生的家人按遗嘱把书交给邵雍,邵雍读毕,发现是关于《周易》卜筮的内容,尝试按照书里的方法进行推算,对老先生的儿子说:“你父亲还在世的时候,把银子放置在睡床西北的地窖里,可以用来安排后事。”老先生的家人按照邵先生说的地方去寻找,果然找到了白银。邵雍将这本书拿回家中深入研读,终成一代易学大家。

在邵雍成就梅花心易之道更早的约1400年前的战国时期,活跃着一位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——鬼谷子,据考为战国时人,生于公元前三九〇年前后,卒于公元前三二〇年前后,通晓天文地理、军事政治、百工科技、医学心术,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,是纵横家之鼻祖,兵家之著名代表,还是著名修道之士,精于心理揣摩之谋,深明刚柔相济之势,通晓纵横捭阖之术,著有《鬼谷子》、《本经阴符七术》等。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记载:“鬼谷子,楚人也,周世隐于鬼谷。” 鬼谷子常入云梦山(今河南省淇县境内)采药修道,后更隐居云梦山之鬼谷,并在总结政治权谋经验后,潜心治学,开门授徒,教人以纵横捭阖之术。时人皆称之为鬼谷先生,久而久之,他的真实姓名反而被人遗忘。西汉司马迁所著《史记》也只称他为鬼谷先生,其他的历史文献也只以鬼谷子称之,没有留下他的名字。鬼谷子门下最负盛名的有两对弟子,纵横家的苏秦、张仪,以及兵家的孙膑、庞涓,虽为同门而各为其主、针锋相对,在战国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的权谋兵戎之变。

 

 

传说庞涓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三年有余,学成下山前,鬼谷子想卜算一下他的前途,于是让他去山谷里采一枝山花。当时正值季夏,在黄河流域百花已开过,庞涓找了许久,没找到心仪的花朵,只寻得一株草花,连根拔起。转念一想:“此花质弱身微,不成大器”,便把花扔了。又仔细寻了一圈,一无所获。只好捡回刚才扔掉的草花,藏在袖子里。回复鬼谷子说:“山中没有花了。”鬼谷子问:“那你袖中的是什么?”庞涓只得取出袖中花递给鬼谷子。这株花离土多时,又经日晒,已经有些枯萎了。鬼谷子说:“你知道这株草花的名字吗?它叫马兜铃,花开12朵,代表你有12年的荣华富贵;此花采于鬼谷,又经日晒而枯萎。鬼傍着委,是为魏。说明你将在魏国发迹。”鬼谷子又说:“但是,你不该骗我说没有花了,要知道欺骗别人,终究会被别人欺骗。”还有八个字,你要记住:“遇羊而荣,遇马而瘁”。庞涓下山后,根据历史演义小说《东周列国志》描述:“(庞涓)一径入魏国,以兵法干相国王错,错荐于惠王。庞涓入朝之时,正值庖人进蒸羊于惠王之前,惠王方举箸” ,魏惠王与庞涓相谈甚欢,拜他为元帅,兼军师之职。应了鬼谷子遇羊而荣的预言。

魏惠王一心想富国强兵,求贤若渴,听说庞涓的同学孙宾很有才能,于是命庞涓修书一封,用“驷马高车,黄金四璧,遣人带了庞涓之书,一径望鬼谷来聘取孙宾。”孙宾接到庞涓书信,向鬼谷子辞行,鬼谷子也让孙宾采一枝花以为占卜之用。孙宾看到鬼谷子的几案上的花瓶中插着一枝黄菊,于是拔出来呈给鬼谷子,随即又将黄菊插回花瓶。鬼谷子说:“此花长于野谷,开于深秋,不与百花争艳,喻你心志高远与世无争;此花生于磐石之间,清香怡人,经霜不落,喻你品性高洁,神定志坚;此花长于谷间,却被残折,喻你当有飞来劫难;此花虽经摧残,却被供养于宝器之中,喻你将来受人器重,可得善终”。又叹一声“即占此花,需改名中‘宾’字为‘膑’字,方可”。从此孙宾改名孙膑。其后孙膑果然受到庞涓陷害,在魏国受膑刑,丧失了行走的能力。膑刑是夏商五刑之一,其内容是将犯人断足或者砍去膝盖骨。

 

 

据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记载:庞涓既事魏,得为惠王将军,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,乃阴使召孙膑。膑至,庞涓恐其贤於己,疾之,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,欲隐勿见……其後魏伐赵,赵急,请救於齐。齐威王欲将孙膑,膑辞谢曰:刑馀之人不可。於是乃以田忌为将,而孙子为师,居辎车中,坐为计谋。田忌欲引兵之赵,孙子曰: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,救斗者不搏撠,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今梁赵相攻,轻兵锐卒必竭於外,老弱罢於内。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,据其街路,旻其方虚,彼必释赵而自救。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。田忌从之,魏果去邯郸,与齐战於桂陵,大破梁军。据《孙膑兵法·擒庞涓》记载: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,而擒庞涓。 庞涓军事生涯的崛起大致在公元前364年,这一年魏国战略东移,从安邑迁都至大梁,魏国主力大军在庞涓的率领下和韩赵等国鏖战不休争霸中原。庞涓从公元前364年拜将到公元前353年桂陵战败被擒,正好12年,应了马兜铃花开12朵之数,后虽因魏齐和谈被放回,已不复昔日的荣光,其后的战绩乏善可陈。

 

 

据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记载:(桂陵之战)後十三岁,魏与赵攻韩,韩告急於齐。齐使田忌将而往,直走大梁。魏将庞涓闻之,去韩而归,齐军既已过而西矣。孙子谓田忌曰: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,齐号为怯,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。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,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。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,明日为五万灶,又明日为三万灶。庞涓行三日,大喜,曰:我固知齐军怯,入吾地三日,士卒亡者过半矣。乃弃其步军,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。孙子度其行,暮当至马陵。马陵道陕,而旁多阻隘,可伏兵,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。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,夹道而伏,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。庞涓果夜至斫木下,见白书,乃钻火烛之。读其书未毕,齐军万弩俱发,魏军大乱相失。庞涓自知智穷兵败,乃自刭,曰:遂成竖子之名!齐因乘胜尽破其军,虏魏太子申以归。庞涓在马陵道落幕,兵败自杀,正应了鬼谷子遇马而瘁的预言。

 

 

 

孙膑与庞涓的恩怨纠葛衍生了4个成语:孙庞斗智、围魏救赵、因势利导、增兵减灶,而鬼谷子术数的神奇之处也随着成语典故代代相传,在正史、野史、演义之间来回穿梭,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追思遐想的空间。

鬼谷子和邵雍作为不同时代的大学问家、大预言家,其窥视未来的方法有相似之处:鬼谷子见马兜铃、黄菊,远知庞涓、孙膑二人数十年之人生得失;邵夫子观梅花,近断第二日有少女折花伤股。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鬼谷康节,隔代辉映。岂非易界之神圣者哉?

然往圣之绝学曲高和寡,难以继承,何谈发扬?鬼谷著作,邵子心传,随着时间的流逝,只剩下蛛丝马迹,隐藏于历史的断壁残垣之中。

近日,笔者有幸提前拜读向罗生教授未出版的《纵横术数》一书,其以《鬼谷子》首篇《捭阖》中的首句:“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,知存亡之门户,筹策万类之终始,达人心之理,见变化之朕焉,而守司其门户”入道,结合其独创的太极旋法、核卦、三传等理论,系统复刻了鬼谷子术数的精髓,站在先贤的肩膀上,身负现代科学哲学理论,为读者呈现了“纵横术数”从起卦、排盘的技法,到筹测、遵道的理法,最后到状物、解盘的象法的全过程。

 

 

笔者粗读此书,对向罗生教授说:“我看到了一条崭新的大道!”为什么这样说?纵横一书名虽为术,实则传道。有术无道止于术,有道无术术可求。道无术不现,术无道不远。道为术之灵,术为道之体。以道统术,以术得道。

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,严密的逻辑推断,以及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,三者缺一不可,非常人可以完成。无论是上三式的太乙神数、奇门遁甲、大六壬,还是中级预测学六爻、八字、紫微斗数等,研究者往往止步于应用层面,或口口相传,究其原理则一知半解,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殊不知术数的应用条件一旦发生变化,则满盘皆错。

1687年,牛顿在其出版的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一书中解析了物体在阻尼介质中的运动,建立了流体内摩擦定律,揭示了剪切应力τ随剪切速率γ和流体的黏度η变化而呈现的线性变化关系(τ=ηγ)。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,随着非牛顿流体力学的兴起并广泛应用于石油、化工、生物医学、食品加工等领域,非牛顿流体流动具有与牛顿流体流动截然不同的特性,简单的线性变化关系被打破,无法用牛顿流体的理论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。自然科学如此,易学亦然。只有从道的层面理解术的源头,才能保证术数应用场景的有效性,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,及时调整预测模型的架构、参数,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。不知“道”者,不能因时因地而变,机械应用预测模型则无异于刻舟求剑。是以在笔者看来,向罗生教授在《纵横术数》开篇中提出的纵横特征、国学表征、宇宙象征、理法等内容,实乃全书之提纲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从宇宙大爆炸模型出发,宏观到太阳系,微观到原子、电子、质子、中子、夸克,创造性的以质子映射边爻、中子映射中爻,组成原子核映射八卦,再以非连续变量的形式设定了八卦的能级,以八卦映射太阳系八大行星,提出八卦相荡的理论,为后篇盘法、技法、象法、用法等章节提供了科学依据,也将是支撑纵横术数未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的核心理论基础。

 

 

 

向罗生教授在《纵横术数·后记》中提到,2022年11月16日晚,梦到2名仙师为其算命,得出其将“统领一军”(引申为开辟一门学派)的结论,并将两根木条放入“洞”中,嘱向罗生教授曰:“这两年要抓紧”。至2024年5月,经向罗生教授苦心研究整理,《纵横术数》终于成书。

邵雍50岁著成《皇极经世》,55岁,学有所成,声名远播,约在此时,洛阳二十家,仿“安乐窝”为邵雍筑“行窝”,待其居游,59岁,辞诏举遗逸,引病不就秘书省校书郎、颍川团练推官。向罗生教授著成《纵横术数》是年亦59岁,感其续鬼谷之学,承邵雍遗风,明宇宙之道,通天人之变,著书立说,故有此文。正是:

 

本质取核卦天成,

再传鬼谷诸子风。

四纵六横八荒策,

万头千绪一盏灯。

仙人助我来入梦,

问道捭阖时龙腾。

综观万古谁可似?

学比邵雍向罗生。

 

甲辰年六月初二,后学姚骥如谨再拜。

 

 

2024年7月7日 22:19